当前位置 :> 首页 > 全国要闻 >
职教城时代 的清远畅想
2021-08-27 20:15:02      
每天7时30分左右,罗女士送女儿到学校,随后去上班。17时30分左右下班归家,饭后还可以辅导孩子做作业、一同休闲放松。

这样的“上班族”,不仅城里有,村里也多起来。

罗女士家住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道石板村委会黄茶东二村,是一名新晋“上班族”,在广东省职教城务工。随着省职教城、清远奥体中心等项目建在家门口,她和多名村民找到了新工作,就近找回以前在城里打工时的生活节奏。

“工作稳定、离家近,还能兼顾家庭、帮补家计。”罗女士几年前在佛山市南海区开花店,生育孩子后回到村里就没外出工作,对于如今的生活节奏也都很快适应。

省职教城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将进驻24所院校,常住人口55万—60万人,其中在校学生25万—26万人。以面积而言,省职教城比广州越秀区还要大。

高大明亮的教学大楼、宽阔平整的沥青公路、广清城轨延伸设站、日益兴旺的周边商业和景区……偌大一个片区异军突起,从交通基建、城乡面貌、就业创业、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对于周边地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农村转为城镇,村民变成市民,周边转型大幕拉开,带来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南方日报记者 陈国飞 通讯员 陈雅珺

新生活

省职教城内院校将达到10所,在校生10万人,俨然一个“院校社区”

入夜,彭卓威带着女儿驱车来到清远奥体中心项目旁的游乐场,打卡滑梯、秋千等项目。“以前村里哪有什么夜生活,饭后看电视、玩手机就睡觉了。”家住东城街道石板村委会荔枝园村的彭卓威说,省职教城、奥体中心场馆建在家附近,工作、休闲都有了好去处。

几年前,他从广州辞职回乡,在省职教城某院校找到了一份后勤管理类工作,一个月收入4500元左右。不久前,彭卓威选择辞职创业,当前正频繁到周边的广场、步行街进行市场调查。

根据此前公示的《广东省职教城概念规划》(草案),省职教城位于清远中心城区东北部,辖内有汕湛高速、广清城轨北延线直接联系,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其中,汕湛高速在附近设有黄腾峡和凤城两个出入口,广清城轨北延线设省职教城站、飞霞山(预留)两个车站。

2011年6月,省政府同意在清远规划建设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历经10年发展,当时的职教基地已升级为现在的省职教城。随着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等校今年秋季交付招生开学,省职教城内院校将达到10所,在校生10万人。

这一片区变化有多大?

“省职教城规模真的很大,震撼到我了。”林先生近期在省职教城逛了一圈,“记得七八年前来这里钓鱼,附近一片荒芜,相信以后这里有很多机遇、很有活力。”

驱车经过伦洲大桥,穿过松苏岭隧道,映入眼帘的景观与市区的高楼大厦截然不同:清远奥体中心场馆、各大院校的教学楼、校舍等建筑让人应接不暇,俨然一个“院校社区”。

一条377省道,除了串联起清远奥体中心、省职教城院校,还连接起石板村、新桥村等周边农村。道路两旁,一家家餐馆、农家乐的招牌比比皆是。新桥村委会旁,一家家商店、餐馆、菜档,吸引不少过路人员光顾。

“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村中很多人都走上职教城的后勤服务岗位。”新桥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灿开说,“很多企业都有进驻我们村的意愿,其中有不少是农旅、文旅企业。”

新红利

凭借资源优势,打造“党建+乡村旅游”特色品牌,迈出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第一步”

新城崛起,一批村民获得拆迁补偿。其中,有不少人已经到城里定居。当然,也有村民“往深一层”进行了思考。

石板村委会红旗村的罗先生曾在深圳等地打拼。回到清远,他没有去企业应聘,而是选择进军大健康产业。他引进一批泡脚片,建起中医养生群,与群友开展交流、邀请大家体验产品。“身边很多人面临亚健康问题,因此这半年先‘试试水’。”他说。

省职教城分三期建设,功能结构规划为“一芯一核一环,两核五组团”,即结合松苏岭山体公园打造园区中央绿芯、延续总规城市发展轴线、构建校际共享服务环,以及结合城轨站点打造产教融合小镇,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等。

与之定位相结合,省职教城院校旁的新桥村行动迅速。

新桥村距黄腾峡、金鸡岩、牛鱼嘴等几大成熟品牌旅游景区直线距离均在几公里内。2018年,村党总支部决定凭借地理区位及资源优势,以大水坑村为圆点,打造“党建+乡村旅游”特色品牌,迈出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第一步”,全村民宿有30多家。

其中,大水坑村打造了“清远美食村”“民宿村”,党员牵头发动村民将自家楼房创新改造为乡村民宿及农村特色饮食小店,融合周边知名生态旅游风景区形成多功能复合的文旅综合餐饮街区。

“回到村里当老板,还是挺爽的。”夏锐辉原在广州从事室内装饰设计工作,后来回到大水坑村,将自家楼房改造成乡村民宿,年收入约20万元。

身为党员的夏锐辉,还帮村民设计了多家乡村民宿及饮食小店。现在水坑村有20多栋民宿,每栋平均年收入13万多元。“省职教城还在建设发展中,省运会将于明年举行,未来充满机遇,我们都信心满满。”夏锐辉说。

在可预期的将来,省职教城进驻的红利或将进一步释放。如广东科贸学院与本地农企签订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合作协议书,在新桥村建设校外孵化基地等。

新举措

建设“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的基层治理体系

片区提挡升级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客观而言,有一些方面也要着手去引导、完善。如随着人口增长、车流量增大,仅能同时对开一辆汽车的377省道,逢下班期间在东城街道韭菜窿附近路段就排起长长的车龙。

“成长中的烦恼”,是时候要破解,也应当能破解。

清远市社科联二级巡视员、社科专家刘国华建议,充分发挥省职教城对于周边村民带动作用的前提在于推动产业化,各级政府部门、村委会可加强对村民的引导和培训,推动农民、村集体真正参与片区产业发展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切实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庞大的人口人流汇聚,也对片区的社会治理提出更高要求。清远已布下“先手棋”。近年来,清远公安部门在省职教城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安全宣传活动,积极推进校园安全工作。

7月26日,省职教城派出所正式挂牌成立,主要管辖东城多个村、居委会及广东金融学院等学校。公安部门表示,这是清远市公安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广清一体化发展号召的积极探索,是全市公安机关不断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主动服务“平安校园”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同时,清远正发力建设“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的基层治理体系,全市网格化管理实现100%全覆盖。

刘国华说,省职教城进驻,为推动周边村民创业就业培训、提高文化素质提供了极大的机遇。长远来看,推动省职教城一带基础教育提升,尤其是加大优质公办中小学的分布变得越来越迫切。同时,如何引导有关商业、办公向东城一带分流,减轻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进一步激活东城片区等,也应该纳入长期规划考虑。

新畅想

省职教城、燕湖新城、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初步呈现“三大新城”引领周边发展格局

与省职教城一江之隔,清远燕湖新城市政配套建设多点开花、交通路网基本落成,北江南岸公园开园即成“网红打卡点”,“四馆一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省职教城以院校为主,总体而言片区功能较单一,如能与燕湖新城联动融合起来,更有利于两座新城功能的发挥。”近日,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认为,近年来,国家城市规划的理念有了转变,对一个新的片区建设,除了有污染的企业,其他科创企业的工作和生活地点可放在一起,整个片区就能“活起来”。

“规划需要预测今后,不一定都能十分精准,需要结合实际不断调整。”胡刚说,“如中新广州知识城居住和工作就结合起来了,珠江新城经过多轮的规划调整后,也形成了一部分居住的功能片区、进驻博物馆和图书馆等。”

省职教城、燕湖新城如何联动?胡刚建议,以省职教城现有规划为基础,通过广清城轨等交通设施建设,加强与燕湖新城甚至整个清远中心城区的联系。未来还可以结合实际适当优化,在省职教城片区内适当建设住宅、引入科创企业、教育服务业等,促进产城融合。

近年来,清远的城市能级大幅度跃升,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和对周边地域的影响力、牵引力都大大增强。一批新城正在加速涌现,除了省职教城、燕湖新城,中心城区还有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初步呈现“三大新城”引领周边发展的格局。

其中,《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总体规划(2019—2035年)》显示,这座新城位于清城区源潭镇,总体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将依托客货运枢纽与龙头企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筑以现代物流业、先进制造业、绿色生态农业、特色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职教发展除了带动教育,还会带来丰富的劳动力和技术,清远发展空港经济大有可为。”在胡刚看来,清远市区距广州白云机场近是发展的又一大优势。借助广清城轨、广清永高铁等轨道交通,以及省职教城、燕湖新城、空港物流新城等载体,空港经济的物流业、科技创新产业、旅游业等,在清远都有很好的结合点。

■专家观点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

“城市竞争关键看年轻人来不来”

“省职教城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有的片区开发不一定马上就能奏效,但是学校会比较快,搬过去后人气一下就聚集了。”胡刚认为,一个片区如果功能比较单一,住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分开,容易带来比较多的问题。现在城市规划很多观念已开始转变,除了有污染的企业,其他的可适当将工作和生活地点放在一起。

胡刚建议,对规划进行调整很正常,应进一步加强省职教城和燕湖新城以及清远原有城区的沟通联系,甚至可在省职教城引进居住项目,在燕湖新城引进学校,相互穿插互补、促进产城融合,也解决一些城市通勤、生活便利度等问题。

“以前学生毕业后不一定留在清远,但以后留下的可能会越来越多,省职教城可以说是清远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之一。”在他看来,城市的竞争关键是看其对人才的吸引力、产业的吸引力,最直观的是看年轻人来不来。随着省职教城在清远落户,还可以进一步谋划提升,引进其他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发挥职业教育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对于带动产业发展的优势。

对于这个规划常住人口55万—60万人片区的治理,胡刚建议,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如安装监控摄像头,导入信息化的技术等,把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让片区更加现代化、更加安全,通过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

“现代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机场、金融、人才等,而这也为清远打下发展空港经济的优势。”胡刚说,清远距离广州白云机场近,并有轨道交通对接,这是清远未来可进一步激活的发展优势。省职教城片区建设起来后,创新创业氛围逐渐浓厚,工作重心也要转变,要依托省职教城对本地创业者进行教育培训,提升人口素质等。

清远市社科联二级巡视员、社科专家刘国华:

“产业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

作为深耕本土的社科专家,刘国华对于省职教城的调研进一步加强,对于当地村民征地后的发展也有进一步思考。在他看来,无论是清远清新区太和镇黄坑村引导村民购置商铺,获得租金或经营收入,还是广州杨箕村等地以村集体入股酒店,实现长期分红,关键都是通过推动产业化,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还要推动当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中,发挥产业化对于当地的带动作用。”刘国华也提出,通过研究国内部分兄弟城市,结合当地优势开发旅游项目后,由于不注重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文化风貌的维护,加上当地群众并没有从旅游项目发展中获益,反而还要承受因此带来的生活和交通等负面影响,最终以失败告终。

“当地农民、村集体以什么方式参与产业发展中,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刘国华建议相关政府部门、村委会等组织村中的致富能手、创业人员等,到黄坑村甚至广州等地参观学习,吸收其他地方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对本地形成良性、有益的引导。

对于省职教城及周边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刘国华也给予极大关注。他留意到省职教城周边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的布局尚有欠缺。“有不少院校被划去村小的学区,可以试想,大学教授的后代读村小,他们会愿意扎根当地吗?”刘国华认为,这也反映了当地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迫在眉睫。从长远来看,要增强高素质人才对清远的认同感,还要提升当地的公共配套和服务水平,包括教育、医疗等各方面。

来源:南方xin'wen'w新闻网


上一篇:“十四五”上海将加强中外优质合作办学和高水平人文交流
下一篇:学科培训机构纷纷转型做职教 上半年职业教育融资破50亿元